
进入三月,风向突变,湖南“打虎”节奏明显加快。湖南省纪委、监察厅官网——三湘风纪网,连发重磅消息,犹如几声春雷激荡于三湘大地。
3月1日,湖南省综治办主任周符波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3月6日,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运武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审查。
两个“含金量”非常高的正厅实职干部接连接受组织审查,对湖南官场产生了雷霆之势的冲击波。
民间社会曾广泛流传一个悲观的说法:“湖南反腐,举步维艰”,而持这种观点者,这次似乎像打了鸡血一样,终于有所明白,湖南不是特区,其实一直在践行习总书记强调的“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
只是更早些时候,高层已经在运筹帷幄,不断布局、变局,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棋局的最终结果肯定是正义必胜,几乎毫无悬念,因为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
毛主席说:“正确的政治路线、政策决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近几年来,中央对湖南的人事不断的进行调整,其中肯定有深意,被很多民众诟病和不理解的背后,却不知道这一切背后角力的“刀光剑影”和用心良苦。
既有格局打破后,裂缝自然产生,找到了切入点,撕开一个口子后,“多米诺骨牌效应”或许将在湖南产生。
其实,自从2015年7月,新任省纪委书记空降湖南后,早就在默默做这方面的工作,而这次能连续查办两个大案,只是湖南省纪委这几年以来厚积薄发的效应之一罢了。
而此次,纪委查办周符波一案警示意义非常大。从周的相关信息可以给周贴上这样一些标签:50岁就官拜正厅级,可以说年富力强;1986年至1990年在武汉大学经济法读书,属名牌大学毕业;先后当过县委书记、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省公安厅的常务副厅长,在多种重要岗位历练过;在省级机关工作多年,曾为省级领导当过秘书,视野比较开阔,看问题站得高,世面广起点高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三句话”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周曾作为一颗冉冉升起耀眼的政治明星,身上又贴了那么多别人羡慕而没有的标签,但若是个人不干净,这一切又有何用呢?
据了解,其实周的官声、口碑一直不好,特别他曾工作过的地方——邵阳市干部群众对他的举报一直不断,在各大网站、论坛、社区现在还有他的投诉材料。
所以,周案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年轻年富力强、名牌大学学历高、有政绩功劳大,这一切都不能成为挡箭牌。
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2013年两会江苏代表团讨论时曾说,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但是,一着不慎毁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如果搞不好,领导干部的岗位就真会变成高危职业。“我在中央纪委全会上讲,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项工作要继续坚持,去搞好完善、建设。同时在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面壁成佛,就是自我境界的提升。”
同时,此次湖南省纪委查处的刘运武一案,警示意义也不容小觑。当3月6日下午,省纪委公布刘运武被接受审查的消息时,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刘是何人?具体是干什么的?因为,刘已经退休有三年多了,早已淡出公众视线多年了。
一般人以为刘案最让人引人注目的是,他曾是湖南建工集团这家“巨无霸”国企的掌门人身份,这中间肯定免不了存在一些政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
但笔者更看重的是,刘已经是退休三年多的一个事实。因为,曾几时流行一种说法:退休等于“平安着陆”曾是一些贪官信奉的“金科玉律”。他们有的寄希望于退休将过去的贪腐问题一笔勾销,有的憧憬着退休后心安理得地利用权力的“余热”坐地生财。
可是,这次湖南省纪委查处刘一案,再一次印证一句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不到。联想到“百名红通人员”,相继归案。腐败分子即使是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追回来,将他绳之以法。
所以,刘案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腐败分子只要你还活着,还没落网,共产党的反腐败斗争是不受时空的限制的。
春风浩荡日,正是腐败分子灭顶之时。大幕已开启,好戏还在后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文/夏雨农)
责任编辑: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