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工作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天地
“微治理”的“东安密码”:“东方安宁”的居民小区
时间:2020-08-18来源:政商参考 阅读:10

    北宋雍熙元年取东方安宁之意,定县名为东安,这就是湖南东安的由来。


    东安素有“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德文化之乡”的美称,也是一座青山绿水的“海绵”县城,更是一座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时代县城。 

红色示范:从“无人管”变“有人管”

    红色长廊、山亭水榭、绿树成荫……红色文化长廊前,一些居民在浏览文化长廊的字画;凉亭里,党员志愿者在组织中小学生练习书法;绿荫下,退休老人在唱着红歌;小广场上,一群青少年在习武健身。这是东安县城苍子岭社区御江苑小区的内部一景,也是东安县城各个居民小区的真实写照。

    东安县以党的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通过“支部吹哨、党员报到”,推行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结对共建“红色示范小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性创造出“红色示范小区”的新时代“微治理”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纷纷洗脚上岸进城,东安县城常住人口由6万余人增加到15万人,县城面积也从7平方公里扩大到18平方公里,新的楼盘拔地而起,新的居民小区纷纷建成。


    与之相伴而来的,是治安环境差、环境卫生差、邻里矛盾多。“那条环绕小区的原本清清溪流成了‘龙须沟’,溪水发黑,溪底淤积着半米深的污泥,散发着腥臭难闻的气味,让小区里的居民苦不堪言。”说起当时的情景,东安县黎山口社区宏基小区的居民张淑芳不停地摇着头。

    怎么办?“支部吹哨,党员报到”。时值东安县推行机关单位与住宅小区结对,“八小时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外奉献在小区”。宏基小区党支部召集小区里的机关单位党员开会讨论。经过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以居民小区环境治理为契机,对流经小区的溪流进行清淤,生活污水接入污水管网,河岸植绿。经过三个月的改造,那条臭哄哄的“龙须沟”不见了,环绕着小区的小溪流已然是碧波环绕、绿意盎然。

    在东安,小区治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打造“红色示范小区”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锦豪雍景园小区曾经是东安县城的一张名片。然而,随着城区的扩容发展,小区紧邻城区东安大道、舜皇大道、八角街三条主要道路,外来人口多、进出路口多,社情复杂,物业管理混乱,盗窃案件频发,矛盾纠纷多,俨然成了东安的“金三角”。

    锦豪雍景园小区在打造“红色示范小区”的基础上,召开业主大会,更换物业公司,增设电子监控探头,封堵多余的进出路口,组织党员组建义务巡逻队,义务巡逻、看门守栋,征召有法律专业知识、协调组织能力强的党员成立调解委员会,调处邻里、家庭矛盾纠纷。

    在锦豪雍景园小区10-12栋,退休党员唐孟宣戴着标有“义务巡逻”的红袖章,提着电喇叭,仔细地察看居民楼栋治安状况。

    唐孟宣感慨不已:过去大家都很为小区的治安状况着急,可单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光靠单个人的力量根本无能为力。现在党员都组织起来,每一名党员带头参与小区的治理,小区里的居民也就被带动起来了。昔日的偷盗频发的“金三角”,已经成了一方安全“治安绿洲”。

    如今,在东安的各个居民小区,广大党员带头,建立调解委员会、义务巡逻队、四点半志愿服务小组、邻里志愿服务小组、夕阳红志愿服务小组……他们积极参与义务治安巡逻、调解邻里家庭纠纷、打扫小区卫生、照料老人孩子、开展文化活动,还上门帮送米油面、换煤气,让居民们感到很暖心。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根深叶茂,红色示范滋养善治小区,善治小区润泽居民心田。 

共建共治:从“不参与”变“要参与”

    让居民的生活方便一些,让居民的办事便捷一些,让居民的诉求畅通一些,让居民的感受幸福一些……东安将这“一些”作为居民小区治理的最基本指标。

    东安建立居民小区议事协调机制,将全县的居民小区细分为开放式小区、老旧楼小区、普通楼盘小区、机关单位小区,创造性地探索四类居民小区的治理模式。


    群众点单,政府买单。东安的居民小区迎来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春天。

    山子岭居民小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小区,也是东安最大的开放式小区。许多楼房已经老旧:外墙脱落、楼梯扶手断裂,楼栋之间到处是密如蜘蛛网的电线、网线,地面坑坑洼洼,没有停车位,车辆乱停放……

    山子岭居民小区所在的黎山口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多方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小区居民将诉求按“大事”、“小事”、“公事”、“私事”分门别类,上报到“居民议事厅”,由小区的居民讨论。大家纷纷“出点子”、“想主意”,通过“海选”、“投票”的方式,确定了整修剥脱的外墙、增设楼梯扶手、设置停车位等7个“幸福微实事”项目。

    如今,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变得现代起来了。

    共建共治才能共享,小区里的居民没有谁人是旁观者。山子岭小区的居民唐淑玉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高兴地说:“只有将小区真正地当成自己的家,每一个人主动参与小区的建设、管理,才能享受小区治理的成果。”

    华申滨江新城小区是一个新建的小区,位于东安县城紫水河和龙溪河交汇处,居民小区的学龄阶段的孩子划片就近到明德学校上学就读。从小区到明德学校,需要跨过小区邻近紫水湿地公园的龙溪河。原本就近连接龙溪河两岸有一座小桥,却在汛期被洪水冲垮。小区的孩子上学不是要多绕道1000米走车水马龙的同心路,就得走湘桂铁路线,不但浪费了诸多时间,也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尽快修桥成了小区5000名居民迫在眉睫的大事。

    于是,小区的居民将意见反映到所在的苍子岭社区居委会。虽然建桥不属于社区居委会的权限,社区居委会也没有财力建桥,但苍子岭社区居委会并没有推御责任,“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群众解忧‘最多跑一趟’”,社区居委会积极向紫水湿地公园反映,推进相关部门协调建桥。

    紫水湿地公园急居民之所急,立即派人来到小区,征询居民的意见。就选择怎么样的方案,做到施工期短、安全牢靠、美观应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最后,通过民主决策,经过专家审议,决定在龙溪河上修建一座铁锁桥。为了避免被汛期的洪水冲垮,居民们提出将连接两岸的桥墩分别加高2米,从而使铁锁桥面高出最高洪峰的水位。

    经过一个月的紧急施工,一座美观结实而颇具特色的铁锁桥耸立在紫水湿地公园的龙溪河上,不但解决了居民出行的难题,还成了紫水湿地公园的一景,更成了当地“网红”打卡地。

    2020年以来,东安县财政投入1000余万资金,在全县的17个居民小区进行试点,完成了116件“幸福微实事”。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疫情袭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心抗疫。东安各居民小区的网格员勇做“先锋”,始终站在疫情排查防控的一线。

    他们对从疫区返乡人员、车辆进行地毯式排查,做到不漏楼、不漏户、不漏车、不漏人。网格员勇当“先锋”的精神感染了小区的居民,大家通过线上推出代表,配合网格员开展疫情排查工作。那防疫最紧张的半个月里,翰林名邸的居民唐小红始终配合网格员坚守在防疫的一线。用她的话说:“防疫关系到我们每一位小区居民的安全,我们多打一个电话、多跑一点路、多爬一层楼,多辛苦一点,大家就会少一点聚集,少一点传播。”东安各个居民小区,自己主动参与抗疫的居民有许许多多。

    抗疫期间,东安各居民小区没有发生一起疫情事件,也没有一人被感染传播新冠病毒。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东安引导小区居民共同绘制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美“工笔画”,展示出了激情澎湃的魅力。 


温情服务:从“有品位”变“有温度”

    小区治理是基层“微治理”服务创新的灵魂,是小巷“总理”事务的纽带。

    东安县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帮助小区居民解决现实问题,做到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在服务群众中凝聚民心。

    山子岭社区依托小区物业在鑫龙小镇试点布局“便民驿站”,“便民驿站”有打气筒、针线包、充气器、指甲钳、碘酒等便民物品,很受居民朋友们的欢迎。

    鑫龙小镇三期的莫艳芳体验过“便民驿站”带给她的便利。一天上午,她买菜回来走进小区大门口时,不小心把指甲弄破了,用手指扳时不小心扳进了指甲缝里,钻心的疼。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便民驿站”求助,“便民驿站”驻守的小区保安不但用指甲钳细心地给剪掉扳进指甲缝的指甲,还用碘酒给她拭擦消毒。她高兴地说:“‘便民驿站’太贴心了,还能给大家提供这么多的服务!”

    东安县还将残联、计生、劳保、老龄、医保等30余项社区事项下沉到居民小区,每周定期由网格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进驻各个居民小区的“便民驿站”。小区居民不用出小区大门,就可以就近享受便捷一站式服务。

    81岁的老爷子毛继元是高铁新城小区的居民,他趁着出门散步溜弯的功夫,随手带上身份证,走到小区的“便民驿站”,经社区工作人员审核,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办好了退休年审手续。

    而往年这个时候,办理退休年审,毛老爷子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去人社局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认证。从家中走到公交站点,坐10路公交车,下车后再步行600米到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年审的人多,去了还得排老半天的队。”毛老爷子说,“现在小区里就可以办理年审,非常省事儿。”

    伴随着“文化润万家”工程的实施,东安县凝聚起建设以文化为支撑的书香居民小区的强大动力。宣传栏、阅报栏、自助图书馆、活动室、露天电影院等文化阵地丰富多彩、亮点纷呈。


   “这里有位置,快过来看电影!”傍晚时分,在东安县白牙市工业园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文化广场上,来自舜管局紫云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廖大叔早已帮家人留好了位置,坐在银幕前。广场的一隅早就架好了白色幕布,支起了喇叭,当悠扬的音乐响起,居民们循声而来,广场沸腾起来了。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和激昂的画面让观影群众精神振奋,大家都说:电影真好看,内容真精彩,看了《十八洞村》后更深刻地理解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感受到了扶贫的不易,有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建设美好家园。

    伴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相当部分的农民洗脚上岸,成了城区居民。东安不光让他们从物质上脱贫,也让他们从文化精神上得到提升。通过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宣传,唱响党的好声音,传播党的关怀和温暖,加强易地搬迁群众的思想引领,使他们顺利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

    东安将创建“中国德文化之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居民小区推行以“诚、和、孝、善”为重点的“美德工程”,定期开展医德、师德标兵,道德模范、孝贤模范、最美家庭、最美媳妇等“十大评选活动”,推出美德红榜,用身边的人和事污染身边的人。

    走进紫水一方小区的物业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写上墙上的“小区精神”:以诚相待、以邻为友、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因年老体弱,经常享受志愿者上门服务的小区居民李春艳多次拒绝女儿接她去长沙享受天伦之乐的那份孝心,她高兴地说:“我喜欢住在这里,邻里关系融洽,社会风气好,还有众多孝顺的孩子,感觉生活跟蜜一般的甜。”

    为了满足小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东安县有序引导志愿性、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进入小区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御江苑、舜德佳苑等小区积极引进社会组织设立“四点半”学校、“春芽书屋”等儿童之家,在课余时间提供免费的兴趣爱好培训、作业辅导和托管服务,为有年幼子女的上班族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外,还积极培育志愿性、互助性小区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捐资助学”各类活动,广泛动员和支持各方力量关心帮扶小区特殊困难群体,推动小区互帮互助、邻里和睦。

    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当下,东安正努力立潮头、抢先机,争做县域“微治理”的排头兵,打造最美的平安东安。

(供稿:永州市东安县委政法委 陈爱民 卿敬鑫)

责任编辑:刘志丰


 

Copyright © 2023 政商参考网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