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勇
6月26日下午15:45,湖南省军区长沙第二干休所岳阳服务站老红军陈有德,因病医治无效,在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逝世,享年101周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岳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岳阳军分区等分别敬献花篮表示哀悼。
陈有德,1919年4月出生,湖南省原大庸县人,土家族,从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以来,陈有德一直奋斗在革命前线,1940年10月陈有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把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他先后参加长征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东北、湘西剿匪。
新中国成立后,陈有德长期在军队工作,曾担任平江县人武部部长等职,直至1965年9月离休。1988年,陈有德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军功勋”荣誉章。
离休后的陈有德一刻也不曾忘记党和国家的恩情,2016年春节前夕,岳阳军分区离职干部休养所负责人赶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代表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岳阳军分区看望慰问住院治疗陈有德。陈有德感慨地说:“入伍至今,战友全部都走了,我能活到现在,得益于党组织的关心和关照。”陈有德边说边请老伴从衣箱里拿出2000元,交给岳阳军分区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工办干部,他叮嘱称,这作为2017年1月至2月份的党费,以后每月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若以后不在家未及时交,明确恳请干休所财务直接从他的工资里代扣。这份不忘党恩、铭记党情的举动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永不褪色的军礼 | 活着的丰碑 不老的忠诚
——记百岁老红军陈有德
83年前,有这么一支队伍,冒着枪林弹雨,越过雪山,踏过草地,辗转半个中国,为革命的成功开辟了新的天地。这场彪炳史册的长征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从硝烟中走来,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脚下的土地,老红军陈有德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1919年4月,陈有德出生在湖南桑植的一个贫苦家庭。8岁时,陈有德的祖父、父母相继去世,只剩姐弟3人相依为命。为了活下去,陈有德只能给地主家放牛,受尽歧视与压迫。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1934年10月,他毅然报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参加红军后的陈有德找到了生活新的曙光。虽然早就听闻过红军的事迹,但真正成了一名中国工农红军,陈有德才真切感受到红军是服务劳苦大众、解放贫苦百姓的。“而且红军部队官兵一致、上下平等,还有‘三不准’:不准打人、不准骂人、不准污蔑人。”陈有德说。
回忆起所在部队在长征途中三天三夜的强行军和奇险突围的战斗经历,陈有德不禁有些激动。当时,他正担任红六军团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营营部通信班长,主要负责长征的收容、掩护任务。
1936年春,部队行进到云贵高原。有一天,二营突然接到命令,为了避开前面堵截的敌人,部队调头强行军。二营由后卫变成前锋,三天三夜未休息,强奔380余里。正当第三天黄昏部队疲惫不堪时,又突接命令:前面发现敌情,立刻投入战斗。到了晚上九点钟,二营仍未接到上级任何指示。营长命令陈有德派两名通信员去和团部联系。直到这时大家才知道主力部队已转移,二营与他们失去了联系,并且还被敌人包围了。营长谭谦陆担心全营覆灭,当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
会议结束后,二营按照会议得出的结论行动。此时二营只有两个连、100多号人,为了吓唬迷惑敌人,每人扎两三个长火把,每隔四五米点一个无人火把,火把点燃后围着山头打几个圈,然后把所有火把全插在山头上,以造成坚守阵地的声势。右翼佯攻排打一下,赶快撤,与左翼主力会合,迅速突围。营长下达命令后,将5名伤员安排好带走,将战斗力较强的四连作为突击队,营长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亲自带领突击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当接近敌人的包围圈时,敌人发现了他们并顽固阻击。善于夜战的二营很快就把敌人甩掉了,全营全部突围。二营突围出来追上团主力。团长亲自带两个连接应,汇合后大家像亲人生离死别又重逢,团长营长抱头痛哭,其他官兵也热泪盈眶。
从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以来,陈有德一直奋斗在革命前线,1940年10月陈有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把一身献给了党和人民。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他先后参加长征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东北、湘西剿匪。新中国成立后,陈有德长期在军队工作,曾担任平江县人武部部长等职,直至1969年9月离休。1988年,陈有德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军功勋荣誉章。
离休后的陈有德一刻也不曾忘记党和国家的恩情,2016年春节前夕,岳阳军分区离职干部休养所负责人赶赴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代表岳阳市委、市政府和岳阳军分区看望慰问住院治疗陈有德。陈有德感慨地说:“入伍至今,战友全部都走了,我能活到现在,得益于党组织的关心和关照。”陈有德边说边请老伴从衣箱里拿出2000元,交给岳阳军分区离职干部休养所政工办干部,他叮嘱称,这作为2017年1至2月份的党费,若以后不在家未及时交,明确恳请干休所财务直接从他的工资里代扣。这份不忘党恩、铭记党情的举动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原载于2019年9月26日《国防教育周刊媒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