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商丘市劳动模范 曾召龙
他,两次入选感动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曾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殊荣;先后被评为商丘市劳动模范、商丘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商丘十大优秀人物、商丘十大新型农民标兵;并当选永城设市十年建设功臣、永城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大王集镇乡风文明创建十年功臣、感动王集十佳新闻人物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他,让儿子“接力”奉献社会,将传统美德在曾家世代相传。他就是永城市大王集镇一组村民、为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党员——曾召龙同志。
(曾召龙儿子曾献忠代替父亲登台接受永城市副市长吴英杰颁发的大王集镇乡风文明创建十年功臣奖。)
不久前,记者专程赶往永城市大王集镇,专题采访这对接力奉献社会的特殊父子。刚到镇政府镇长王伟就遗憾的告诉记者:“老曾已于2019年1月16日病故,享年92岁。老人一生立党为公不图名利,老曾病故后儿子曾献忠像老曾一样,接替老父继续为乡邻做好事。”
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曾召龙生前做好事的一幕幕感人情景,其儿子曾献忠“子承父业”奉献社会的一幅幅动人画面,像画卷一样铺展开来。
一、奉献社会 父子接力赛
老曾在世时,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老人病故后,儿子曾献忠又“接过父亲的班”。
曾召龙生前所做的好事举不胜举。他数十次见义勇为不畏艰险;他多年来义务修路不惜流汗;为抢险救人他把个人一切置之度外;助力村民奔小康心地坦然;无数次化解邻里纠纷苦口婆心;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年复一年;管理王集文化广场无怨无悔;千百次帮他人排忧解难;打扫王集街道卫生从不计报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老曾用一片丹心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用无声行动赢得全镇干群交口称赞!
(曾召龙语重心长的嘱咐长子曾献忠要接过自己的担子,继续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艳艳党旗飘心间,奉献美德代代传。曾召龙把对党的坚定信念化作拼搏动力,让奉献美德在曾家世代相传。2014年冬老曾病患脑萎缩卧床不起,在病情垂危之际他把长子曾献忠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嘱托儿子:“献忠,我不行了,你要继续奉献社会,为乡邻多做好事,要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让我在九泉之下安息瞑目!”
鞠躬尽瘁英灵在,接力奉献告亡灵。2019年1月16日,曾召龙同志走完了92岁人生历程,带着对王集人民的无限眷恋与世长辞。他的精神感天动地,他的事迹催人泪下,芒砀垂首凭吊,沱河为之伤悲。惊悉老曾病逝的噩耗,各级领导前往垂吊,数以万计的乡邻自发为他送行;全镇4.2万人民都在沉痛悼念这位王集好人。其儿子曾献忠化悲痛为力量,牢记慈父教诲,秉承父亲遗训,继承父亲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像慈父生前一样义务打扫大王集街道卫生、修铺乡村道路、无偿维护王集交通秩序、积极服务物交大会,为构建和谐王集做出了积极贡献。
闻悉老曾已经作古,记者心情甚为伤感。在大王集镇纪委书记刘旭凌的引领下,记者有幸见到拖着病躯正在街上义务维护交通秩序的曾召龙的长子曾献忠。他动情地告诉记者:“几年来,我一直牢记慈父的教诲,继承父亲的遗志,像老人那样关爱他人造福乡邻,以实际行动告慰父亲的亡灵!为更好的接受党组织培养和教育,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永城市大王集镇无私奉献标兵曾献忠正在接受记者陈学海专题采访。)
曾召龙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早已被大王集干群传为佳话;他与儿子曾献忠父子接力奉献社会,相继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感人事迹,在永城市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二、坚持原则 造福众乡邻
曾召龙一贯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爱护集体财产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他积极造福乡邻,面对冷嘲热讽泰然置之。
坚持原则一身正,大公无私两袖清。曾召龙家住王集村一组,早在生产队时期,他就是人所共知的“老坚决”。1969年春,干群们一致推举他出任生产队保管员。在这之前,生产队三年换了三任保管员群众都不满意。老曾接任保管员之后,不但将生产用具和各类物品摆放有序,还挤空各将类铁器农具打磨的光泽锋利。他保管公物认真负责一视同仁,亲门近族谁也别想沾半点便宜。有一次,儿子要使用仓库内的扫帚扫树叶,并说扫后就放回原处。老曾一听便发了火:“如果全生产队几百人都像你这样,我这个保管员还咋干?”之后直到生产队解体,农村全面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老曾这个保管员才光荣“下岗”。在老曾担任生产队保管员的十多年间,保管室内从未发生一起失盗现象。
曾召龙几十年如一日修道垫路。2010年以来,大王集镇域内虽然修铺了柏油路和水泥路,但老曾依然对修路执着入迷。他发现镇域内路面哪里坎坷赶忙垫平;看到哪个路段雨后有积水他立即排放。从311国道上的陈庄桥到刘胡同村的小洪河桥,从王集一中至程楼桥等王集镇域内的各个路段等,全镇每条乡间公路上都时常闪现着老曾忙碌的身影。
披肝沥胆惠民生,呕心沥血为乡邻。为方便修路曾召龙专门购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他将所捡的砖头、石块等修路用料随时扔到三轮车上,运料修路十分方便。老曾专门自备了一套得心应手的修路工具:有铁锹、瓦刀、水桶、锤子、抓钩等。哪里路面坏了,他把这些工具往脚踏三轮车上一放,蹬起三轮车就走。
老曾修路的原料是水泥、水和石碴“三合一”。他修路有绝招,修路时先将凹坑里的泥土和杂物清理出,接着放入砖碴或石块,然后用瓦刀敲击砸实,再用“水泥灌缝”,浇上水粘合好最后用锤子夯实。老曾用土法修补的道路路面平坦通行方便,用行路人的话说:“真赛过柏油路。”
(曾召龙正在义务修路。)
“我甘愿像雷锋一样做傻子。”面对个别人的冷嘲热讽老曾却不以为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染白了两鬃,双手布满了老茧,已是耄耋之年的曾召龙修路毅力仍不减当年。早些年,社会上有些人不断对他吹些风凉话:有人说他“神经”,有人说他“太傻”。他听了淡淡一笑说:“我就乐意做这样的傻子。”不少人问他这样劳累到底图个啥?他坦然的说:“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修路图得就是让大家出行方便,我图的就是心安理得。”
老曾的执着信念感动了家人。老伴已病故多年,他虽然儿孙满堂,但为方便做善事他一直没与儿女一起生活。儿孙们对老曾的做法开始不理解,担心他年事已高身体支持不了,后来看到他如此执着于做好事,家人们也都渐渐支持他,家务农活从不让老人干。
光阴冉冉,斗转星移。曾召龙用艰辛汗水把路面修铺得平平坦坦,用无声行动践行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三、见义勇为 生死置度外
曾召龙坚持不懈做好事早已远近闻名,而他一次次把生命置之度外,英勇抢险救人的壮举却先为人知。
抢险救人无所惧,见义勇为人称赞。为抢险救人曾召龙一次次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1976年秋,王集村北组一位名叫孔伯平的6岁男孩,在保管室附近池塘内游泳时不慎掉进深水区,当时有人大喊:“快来救人,小孩掉进水塘了!”正在仓库内摆放农具的曾召龙闻迅,赶忙向池塘边跑去。当时只看到水面上浮出两只小手正在水中艰难挣扎,老曾没容多想连衣服也没顾甩掉,便纵身跳入水中。费了好大气力才将小孩救上岸来,当时孩子因喝水较多处于昏迷状态,老曾赶忙把孩子放在石磙上控水。几分钟后,已经窒息的男孩吐出腹中的积水起死回生。类似抢险救人的事例很多,1988年8月的一天,本村一位7岁女孩玩耍时,不慎坠入本村10余米深的土井中。许多围观者面面相觑一时束手无策,曾召龙见状赶忙找来牛套,把上面挂在井沿上,他毫不犹豫地拽着牛套下到井底,冒着生命危险将小女孩救出。
在老曾抢险救人的事例中,最惊险的是在烈火中救人的一幕。2004年秋天的一个夜晚,邻居殷氏因外孙做饭烧火时没将灶火拾辍利索,引燃附近干柴起火。大火将正在熟睡中的80多岁的殷氏老人困在屋内,恰巧曾召龙起夜时发现火情,随口说声:“不好,东院失火了”,便连忙抓起被子往水缸里一浸蒙在头上,当即冲进火海救人。此时大火已经封门,曾召龙摸到屋内,从床上将已被浓烟熏得昏迷的殷氏背起来,用湿褥子裹住身体冲出火海,一口气把殷氏背到自己家中,让爱人用湿毛巾为她擦洗。那次为救殷氏曾召龙腿部被大火烧伤,许多天才康复,殷氏一家人对他千恩万谢,而老曾却一笑了之。
曾召龙一次次见义勇为,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多少次舍生忘死奋力救人已无法历数;他多少次在险境中与死神擦肩而过已记忆不清。
四、丹心化怨 谱写和谐曲
爱管“闲事”,成了老曾的习惯和嗜好。
义务打扫街道卫生,每年节俭万余元。改革开放后生产队解体,曾召龙搞起个体经商,被大家一致推选为大王集乡工商联副会长。从此,曾召龙义务维护集贸秩序,成了王集市场的义务管理员。为维护集贸市场秩序,他首先从自身做起,从亲友和知已管起。为合理利用街道旁边的摊位,每逢集会他就自费买来白石灰,划定摆摊区域,使整个街面商品摆放规范整齐有序。为保持街面整洁,他自费购买了50把扫帚,专门用来打扫街道卫生。早几年,由于王集街上没有征收卫生费,每次集市贸易结束后老曾都给每位经商者发一把扫帚,要求把各自摊位附近的地面打扫干净,扫好后再将笤帚统一收回。仅此一项,王集街道每年便可节省卫生费一万余元。
为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老曾又毛遂自荐担起街道义务调解员。遇到个别商户与顾客发生争执,曾召龙便主动出面调解,义务化解各种纠纷和冲突。2010年春天的一天上午,一辆机动三轮在王集街上行驶时,将一位骑自行车的人撞倒,自行车砸断了卖青菜人的称杆,三方发生激烈争吵。老曾问明情况后便上前调解,明断是非后老曾很快拿出处理意见。根据责任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最后各方一笑眠恩怨。酂城镇车庄村村民夏学金2005年春来到王集,在街上租赁两间门面房开办蛋糕加工作坊。他文明经商、依法纳税。双桥镇中心工商所工作人员前来征收工商管理费时,他将全年费用一次性如数交清,后来每逢集会又有人向他征收市场服务费。曾召龙听说此事后,便赶到夏学金店铺询问交纳管理费情况,并对他说:你既然交纳了全年工商管理费,就不用再交纳市场服务费。随后,老曾便将此事通过大王集乡工商所反映给双桥中心工商所,很快帮夏学金澄清双重交费的误会,从此,夏学金再也没有重交过市场服务费。不久夏学金和爱人带着糕点登门致谢,被老曾婉言回绝;当年春节,夏学金夫妇再次带着礼品登门看望老人,结果又吃了闭门羹。
老曾义务调解矛盾纠纷的类似事情举不胜举。2011年2月的一天,一位来王集卖蒜苗的客商与相邻摆摊的青菜贩在交易中发生争执,经曾召龙苦口婆心劝解后很快平息了风波;2013年秋天的一天,老曾看到一位裴桥镇客商在王集街上没地方摆摊经营,便收起自己的针织商品,腾出自家临街门前的位置,让给裴桥的这位客商经营。
屈指算来,老曾在王集街上每年调解矛盾纠纷不少于数百起,他用一片丹心打造了公平交易文明经商的良好环境,把一起起可能引发的矛盾隐患前瞻化解在萌芽之中;他用无声行动树起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用一腔真情谱写了一首和谐之曲。
五、无悔人生 一切献给党
为做好人好事,曾召龙曾遇到一次次意想不到的险情。
曾召龙立党为公以身许党。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用水桶从机井里提水修路,往上提水时不料井绳突然断了,把站在井口拔水的老曾闪的栽了个跟头险些栽进井里。事后老曾对人说:“那次算是万幸,当时周围连一个人也没有,我要是掉进井里就全完了。”别人问他:“那次要真是发生意外,你后悔吗?”老曾不加思索地说:“我一点也不后悔,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感到死得其所。”
面对一次次险情,老曾丝毫没有动摇奉献社会的坚定意志。老曾经年累月义务修路,常常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有一次,由于对面驶来的汽车灯光刺眼,老曾骑着三轮车一头栽到路边深沟内,幸亏没伤着筋骨。还有几次他只顾专心修路,飞驰的车辆从他身边擦身而过,险些将他碰伤。
面对亲朋好友的悉心劝阻,老曾坚定信心地说:“自从加入党组织那天起,我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组织。为给大伙出行带来方便,我做点好事心底坦然,有朝一日即使发生意外我也无怨无悔。”
六、发挥余热 真情倾民生
曾召龙老当益壮焕发青春,积极发挥余热,真情倾注民生。
老曾千方百计带领乡邻共奔小康之路。他利用住房邻街的地理优势,经营小百货店铺。他把自己多年的经营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乡邻和朋友们。在他的带动下,王集街上有三十余户村民先后搞起了百货、烟酒、服装等经营项目,现已走上致富之路。
发展食用菌生产,引领乡邻致富。2005年老曾通过深入调查论证,了解到发展食用菌便于废物综合利用前景广阔,于是便向王集乡党委、政府提出依托王集镇情、发挥农业优势、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建议。他走村串户,广泛宣传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广阔前景。他不顾年近八旬高龄的身躯,与全镇党员干部们一起在烈日下收集麦秸300多万公斤,为全镇发展食用菌生产筹备了充足原料。食用菌生产当时曾成为大王集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仅此一项,2006年全乡人均增收400余元。为此,大王集镇先后被评为商丘市小蘑菇生产基地、河南省科普示范基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示范基地。
曾召龙清白做生意,见财不动心。2003年春他去商丘购货时,在商丘道北批发市场附近,捡到一沓崭新的人民币。他当时非常着急,赶忙多方打听失主。一会儿,一位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匆忙跑来,那人丢款数目和票值面额与老曾所捡的钱数完全相符,老曾便立即将钱归还给那人。失主是一位个体经商者,名叫潘永峰,原来他是去税务所缴纳税款,匆忙中将钱掏落在地。潘永峰接过失而复得的现款千恩万谢,当场拿出一百元钱塞给老曾作为酬谢,并再三挽留他中午到家吃饭,均被老曾一一婉言谢绝。20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他去邻居家做思想工作回来时,已是深夜11点多。老曾走至离家30米处,隐约看到一辆三轮车停在路旁。他走近前一看车上放着一个皮包和一些东西,当时四周无人。他当即把车推到家里,当晚多方打听了好几家邻居,也没打听到是谁家的车子,直至第二天上午才联系到失主。车主原来是一位邻村村民,因中午饮酒过量,醉酒后把三轮车丢弃在王集街上。
曾召龙热情服务外来客商,真诚帮他们排忧解难。2011年10月11日,一位信阳客商来王集物交大会推销茶叶。凌晨一时许,客商敲开老曾的门寻求给予方便。老曾首先给客人安置住处,又向对方介绍了王集物交大会情况,并当场许诺将自家门前的摊位义务让给客商摆摊推销茶叶,对方由衷感激。几十年来,老曾热情服务外来客商已习以为常,凡是来王集经商的客商,提起老曾都赞不绝口。特别是自从2010年大王集创办物资交流大会以来,曾召龙不但一次次把自己门前的摊位无偿让给外地客户经营,还热情为客商义务维护市场秩序,提供茶水和餐饮服务。
七、精神感人 各界献爱心
曾召龙的奉献精神感天动地,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拥戴。
2007年麦后,老曾在义务维护市场秩序时不慎摔倒在水泥地上,造成右腿膝盖骨粉碎性骨折。他的伤情牵动大王集各界人士的心。社会各界纷纷踊跃为老人奉献爱心。时任大王集乡党委书记韩良杰、乡长张振英等乡党政班子成员,带着补品和现金亲临医院慰问;接受救治曾召龙伤情的大王集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都被老曾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时任大王集卫生院院长朱传领亲自为老曾操刀手术,并选派全院最优秀的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对老曾进行特级救治护理。不但全部免去老曾的6000余元医疗费用,还发动全院职工为老曾奉献爱心,同时号召全院职工以实际行动学习曾召龙关爱他人、造福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劳模精神感天地,颗颗爱心祝康复。时任乡党委组宣统委员蒋靖山和时任乡计生办主任侯立奎不但给老曾送去了慰问品,还给他购买一辆手搅三轮车助行;时任王集村党支部书记经中峰代表全村干群送来了补品和200元现金;时任乡文教科员白俊言和中心校长王军,代表全乡师生为老人送来了补品,考虑到老人烧茶不方便,给他买了一台饮水机;乡民政所领导送来了300元钱和棉被、面粉等慰问物品;乡直机关、站所领导也纷纷前来看望老曾;永城市鑫森木业公司经理魏磊送来500元慰问金;王集广大干群和经常来王集经商的生意人,也纷纷前来看望老曾。人们都在从心中为他祝福:愿好人一生平安,祝老曾早日康复。由于老曾心态健康性情开朗,在大王集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伤情很快痊愈,不久便能拄着拐杖走路。
曾召龙做好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由于修路需要大量石块和砖头,老曾时常围绕收集修路原料作文章。谁家扒屋建新房,哪个机关站所搞扩建,他都赶去收集烂砖头、碎石块。为方便他收集砖头碎石块,大家都乐意给曾召龙传递信息。2002年春,王集乡粮管所翻建粮仓。老曾找到单位领导说明来意后,粮管所主任当即拍板:“老曾为大家修路是好事,碎石、烂砖随便你拉。”2004年春,王集乡供销社翻建时老曾又登门求助,供销社主任同样给予大力支持。并当即表示:“你修路用料只管拉。”
被老曾的义举所感动,过路学生和居民常常自觉帮他拾砖头、捡石块;过往的行人时常帮他推车、提水、拿工具;看到曾召龙修路累的满头大汗,附近商场的店主经常给他送去饮料和纯净水。
八、一息尚存 小车只管推
天佑老曾,好人好报。老曾的伤情尽管如此严重,几个月后竟奇迹般康复。“小车不到只管推。”这是老曾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老曾是个闲不住的人,康复出院后仍继续为乡邻做好事。伤情痊愈后老曾又像以前那样夜以继日做好事。开始时不能干重体力活,他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轻体力活。王集街上逢会时他到市场维护秩序;集会后他便清扫市场遗留垃圾;看到镇政府花坛内有杂草他主动去拔;邻里发生矛盾纠纷他热情耐心调解。
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好转,老曾又开始做一些重体力活。自从2010年大王集镇各村修铺了水泥路,镇域主干道不需要修铺了,他便铺垫田间生产小路上的坎坷不平之处。2011年大王集建造文化娱乐广场,当时场地上的蒿草一米多高,他天天去广场拔草,一气干了20多天。广场的蒿草清除了,老曾掉了八斤肉。
立党为公洒余热,死而后已无怨悔。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曾召龙注入蓬勃向上的思想动力,时年80多岁的曾召龙,愚公移山毅力不减当年。大王集镇高标准实施黄淮海开发工程,萌发了他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点力所能及贡献的念头。看到从王集街到陈庄桥路段东侧有一段路沟排水不畅,他便选择此处作为“施工场地”。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的第二天,曾召龙便扛着抓钩、铁锹,兜里装着刊登十八大工作报告的报纸,兴致勃勃的来到“工地”,开始了紧张施工。
每天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老曾便早早来到工地。为了节省时间,他中午仅泡包方便面就餐。累了就在工地上小憩,还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津津有味地阅读十八大全会公报。为了按计划完工,他每天都到夜幕降临才收工。经过历时38天的紧张突击劳动,累计挖土320余方,一条上口宽3米、下口宽一米、全长近一华里的“标准化水利工程”全线竣工。老曾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的做法,受到广大干群一致好评。大家把老曾开挖的这段水渠,风趣的称之为“小黄海开发工程”,老曾以此作为向党的十八大奉献的一份“珍贵礼物”。
曾召龙时刻没忘入党初心,用行动践行了他“小车不倒只管推,鞠躬尽瘁心坦然”的铮铮誓言。当别人问他准备再干到什么时候时,老曾充满自信的说,我只要一息尚存,就一直干下去!
九、与时俱进 树立新观念
老曾虽然上了年纪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观念依然与时俱进。他常说:“咱虽然年纪大了,但思想可不能老化要跟得上形势!”
老曾经常进行劳动锻炼精神矍铄,身体显得格外硬朗。他老曾在年近九旬之际,依然耳不聋、眼不花。他眼不花不戴眼镜可以读书看报;耳不聋每天坚持收听广播、看电视新闻。2012年12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八项新规定,老曾倍受鼓舞精神振奋。他说:“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八项新规定,上合国情、下顺民意,体现了我们党艰苦朴素,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一定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八项新规定。”总投资500余万元的大王集文化娱乐广场建成后,老曾又天天到广场义务清理垃圾,打扫广场卫生。
老曾上为政府分忧,下想着困难群众。党和政府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在生活上给予照顾,每次给他送去救济粮款时,他总是说:“比我更困难的人多的是,还是先发给别人吧!”
老曾虽然年事已高,但思想却跟得上时局。2014年3月永城市委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加激发了曾召龙发挥余热的精神动力。他不但像以前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做好事,助人为乐不留名,而且还积极宣传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老曾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对照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认真查找自身不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中央、省委和永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大王集镇党委和政府的拍节上来。
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喜讯传来,迸发了老曾的拼搏激情。他积极宣传十九大会议精神,更加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奋力拼搏的坚定信念。他满怀信心的说:“党的十九大给我增添了精神动力,我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竭尽全力为党工作,就要为实现‘中国梦’继续干下去!”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老曾始终坚持不懈做好事。从大王集文化娱乐广场到太麻公路,从王集主街道到大街小巷,一年四季都闪现着老曾忙碌的身影,到处都留下老曾闪光的足迹。
老曾对党忠诚一心向党。2017年12月,卧床不起的老曾感慨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我年事已高,为社会做点事情力不从心,但我可以让儿子继续为乡邻做好事。我一定让奉献社会的美德,在我们曾家世代相传。”这朴实无华的话语,体现了一位老党员的新型人生价值观!
十、天道酬勤 汗水铸辉煌
老曾的辛勤汗水晰出明亮结晶,他的艰辛付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曾召龙的感人义举深深感染着各界人士。被老曾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乡邻们给他送来一面面锦旗;师生们为他送来一块块镜匾;曾召龙乘车售票员从来不让他买车票;看到曾召龙为大伙辛勤修路,行路人向老曾发出由衷的赞叹;乡邻们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每逢中秋和春节,各界人士都纷纷前来登门看望,大王集镇党政班子领导和王集村两委干部都对曾召龙亲临慰问。
曾召龙的奉献精神产生极大社会影响。几年来,老曾父子奉献社会“接力赛”的感人之举,先后被河南日报、河南经济报、河南电视台、河南网站、商丘日报、商丘电视台和永城大地报及永城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大爱精神感天地,艰辛汗水铸辉煌。老曾虽是一位普通农民,但他几十年如一日造福乡邻的感人事迹,却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着大王集镇4.2万干群。在老曾精神激励下,大王集镇先后涌现出河南省老科协先进个人刘芳超、河南省最美家庭提名奖刘永信、感动商丘十大优秀人物和永城市劳动模范陈学海、商丘市好媳妇李艳秋、永城市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张敬仁、永城市最美母亲仲素玲、永城市文明市民李登先、最美永城人张园莉、永城市十大孝星靳玉侠、永城市十佳好媳妇徐振娟、大王集镇无私奉献标兵张学阳等,千百个曾召龙式的先进人物。
图五:大王集镇无私奉献标兵曾献忠、张学阳,正在义务维持交通秩序,镇区道路畅通无。
老曾的人生价值在实践中升华。党和政府给了他崇高的荣誉:他不仅荣获国家、省、市、镇等一系列殊荣,还先后五次当选为大王集镇党代表、六次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在永城市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讲正气、树新风教育实践活动中,老曾多次被大王集镇党委、政府树为全镇干群学习的一面旗帜,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曾召龙在功劳面前不自居,把一切荣耀归于党。面对一系列闪光殊荣,老曾总感到自己做得太少,党和人民给于他的太多。如今,在王集大地上曾召龙的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奉献社会的良好美德已在曾家传承广大,老曾终于可以含笑在九泉之下。这正是:
艳艳党旗飘心间,父子接力乐奉献。
一颗红心永向党,心底无私天地宽。
牢记初心勇担当,鞠躬尽瘁心坦然。
坦荡何计身后评?奉献美德代代传!(文/陈学海)
(本文系第三十四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评选活动参选作品)
〖责编:唐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