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工作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茶陵憨牛 ——书法家杨定锋印象
时间:2022-05-06来源:政商参考 阅读:10

      夜阑人静,我在网页上久久凝神于“茶陵憨牛”的书法作品。字体架构间所透出的生命气息,苍然刚劲的艺术风格,拙朴厚重的个性特征,不禁让人陶醉在那独有的韵味之中。

    “ 茶陵憨牛”是杨定锋先生的大号。我与其缘分非浅,从粤东军营到三湘沃土,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四十几年风雨相随,一直敬佩他的勤勉与执着。当年他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到部队的军校生,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且又经过边防实战检验,可谓是部队建设的希缺人才。虽天资聪颖,敏悟过人,但他从不靠聪明吃饭,而是以超出常人的勤劳和刻苦,用“笨办法”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在连队带兵,他严格要求自己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扎实当好“排头兵”,把每项训练要求落实到位;到机关工作,也是勤奋有加,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三更灯火五更寒”是其常态。记得当年我们一同组织强渡大渡河50周年宣传报道,按预定计划分头釆访老英雄、老船工及大渡河连典型代表,釆写活动配合得十分顺利,新闻、通讯、特写、照片很快就出现在多家军内外报刊,电台。整个活有声有色,可谓是轰轰烈烈。当时所有稿件都靠人工复写,一般每稿都要复六七份,每一份都要看得清,复写者需要一定的功力。定锋和华东字体漂亮,字迹工整,晚上加班复写大部分任务都交由他们做,他也都乐此不疲,一笔一划地熬到深夜。后来战士报的一位领导对我说,看到我们的稿件就高兴,单那赏心悦目的字就让人心情愉悦,稿件编起来爽快得多。没想到一手好字竟然帮了如此大忙,现在想起来我还心存感激。虽时过四十多年,那印刷出来一般的字,那昏黄灯光下伏案刻划的身影,如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我转业到地方不久,定锋也调到长沙工作,我们又有幸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虽然各自都要忙于工作,但战友情缘总会牵扯着我们时常联系,每有闲暇也会小聚一下,相互分享一些工作学习情况。前年底,他得知我要去拜会一位我们共同的老首长,便写了幅嵌名楹联让我捎上,聊表敬意。老将军是军中资深文化名人,亦是书法名家,展卷一瞧便面有惊喜之色,爱不释手端详了半天,连连点头道好。并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小杨不简单呀,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别小看这聊聊几字,墨韵横积,使转安宜,形象古雅……可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金。”是定锋一贯奉行的座右铭。他的难能可贵之处,也正在于他那股牛脾气。只要他认准的目标,就决不会有丝毫懈怠。干工作如此,练书法亦如此。定锋生长于罗霄山脉的茶陵,故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书法之乡”。那块土地书法名家辈出,涌现过“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布衣状元”萧锦忠、“近代颜书大家”谭延闿等颇具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以及唐湘子、罗玉元、陈长连、贺东祥、谭雪君等一批当代书画名家。受其薰陶他自幼酷爱书法,且乐于砚田勤耕不辍。始习练柳公权、欧阳询之楷体,取势筋骨、追求原美;后追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潜心钻研运笔的神髄意趣。

      接着又习米芾、赵孟頫,积楷、行、隶、草深厚之气,方圆并施,不激不厉、力求结体稳而寓形态,谋篇布局疏密有致。几十年来,他埋头书海涉猎广泛,满满一书厨字帖几乎几乎是烂熟于心。每每谈书法他总会头头是道,甚至哪个字形出自哪本帖的哪一页,均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除读书之外,他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除特殊情况外,不管工作和应酬多忙,每天都要坚持临帖两小时以上。他规定自己必须做到“每日一书”,所有读过的旧报纸他均视作宝贝,一张不弃地收集起来作为他的“训练场”,如当年练单兵技术一般在上面一意孤行,苦练“十八般武艺”。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杨定锋对作品既强调现代书法之形态,充分展现笔画、线条、结体、墨韵及黑白空间章法创造的形式美学;又重视中国书法艺术之本体,于笔墨精神中探寻艺术的哲思美感,进而创造性地拓展自我艺术空间。于书道我不甚懂,但读定锋的书法,还是能够看出他在碑帖两个方面下过狠功夫。其行草点划斩劲,从碑学而来,不难看出对王義之、殴阳询帖用功甚勤,做过认真的研究临习。其笔意连绵,结体韶秀显然又是从米芾得其神髓,我甚至看出他对诸家学习的痕迹。但所有这些临习,却都赋予了他自己的个性表达。我曾多次观摹他练字,得知他对每个字的书写都十分讲究,能适时找出相应的“蓝本”,并能将各本贴中的用笔方法作反复比较,而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自己的书法特点。

      在我当年的朋友中,书法爱好者不少,但后来成为书法家者却是凤毛麟角。如此孜孜不倦集先贤之长,或许就是定锋渐行渐远的真正奥密。目前他的书风已自成一体,既得文人情怀之温润,又具专家风骨之练达。其行楷稳重取险、结构老辣,自家性格尽汇其中;其行草意连舞飞、飘逸闲适、意趣尽染。综观其作品,线条集合莫测端倪,视觉变化意念频生。其势其味其意其情,尽在书法家的哲学艺术心理律动之中。在流行文化和泡沫文化日益盛行的当下,透过其书法,我们不仅可以窥探一位书法家的心路历程,而且能够体会到其心手合一的境界。忘怀驰情的心灵脉动,温润练达的风骨柔情,是他在书法艺术天空中随意挥洒的一片片云彩。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更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源泉。


      多年的执着与勤勉,定锋的书艺得以深植广汲,终于聚沙成塔。近年来,其作品不径而走,饮誉三湘,先后被人民日报、湖南日报、中国景天艺术等多家刊物及网络媒体发表,并多次在湖南省书法大展中获奖,被中国邮政制成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大作作品集,当作"国家名片"发行,且被多位收藏家收藏。其本人也从一个普通的书法爱好者而成为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硬笔书法协会、湖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省直书法家协会会员。随着头顶光环不断增加,定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守艺术理想,坚定文化自信,把艺术生命同时代脉搏、大众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频频参与各种公益活动,进街道、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厂“送书传心”,认真履行一个书法家传承文明,滋养民心,传道弘德的社会使命。同时他还与时俱进,创新采用“互联网加直播”的方式,助力书法艺术的传承,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一些可贵的探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面对报刊和网络上的普遍赞誉,我对定锋自是敬佩由衷。他非平庸之辈,胸襟豁达,很少无端的烦恼和纷争,也很少浮云般的得失与荣辱。参加一些书展也是为检验一下自己的艺术实践,从不计较得奖与否。去年他在全省金融系统书展中入展获奖,也只是淡然一笑,当晚接着又临古苦练不误。当今书坛,各种信息不断拓展书者的借鉴领域,而定锋坚持决不猎奇,几十年临贴孜孜不倦,传承探索创新不止,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定力!

洗笔调墨四体松,

预想字形神思凝。

神气贯注全息动,

赏心悦目乐无穷。

      定锋用四句诗概括了他的创作状态。他是文化人,读书涉及甚广,且能融会贯通。我寻思心藏文墨,腹有诗书,或是他远行重要精神支撑。书法的特殊性离不开汉字的精神内涵,书为心画,亦乃含情,含情才能达到预想的境界。练习书法不仅在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笔下生力,墨里增神,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行文至此,我仿佛看到了他立于案前的模样:临墨握笔,双目凝视,专心致志,全身之力贯注到五指,一笔一划,如镂金石。

      读定锋的书法作品是一种享受。此刻,虽夜深人静,我却毫无倦意。赏字思人,不禁想到他故乡茶陵洣江畔的那尊铁犀。那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神物,据说至今已有700余年,虽经岁月的风吹雨打,却浑身不锈不蚀,锃光乌亮,历久弥新。
      好一头茶陵憨牛啊!
(文/周玉厚)

〖责编:李文〗

 

Copyright © 2023 政商参考网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