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政商参考网客户端
工作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发挥专业弘扬法制 防范风险助企护航——记湖南汗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莎律师
时间:2020-09-16来源:政商参考 阅读:10

    刘莎律师,中共党员,现为湖南汗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政商参考》法律顾问。她执业以来办理了大量民商事案件,擅长处理各类经济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尤其在建筑房地产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诉讼与非诉经验。在诉讼领域已参与办理上百起建筑房地产领域的纠纷案件,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争议引发的刑民交叉纠纷、各类经济合同纠纷、工伤、劳动争议等案件,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广受客户的好评。在非诉领域凭借在企业的法务管理经验和多年的专业积累,能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提供较为全面的法律服务。


(图为刘莎律师)

    她于2011年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大学期间就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2年正式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证书。毕业以后,她曾在湖南某大型国有建筑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后于2015年从公司辞职到律所从事专职律师,先后为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同时兼办各类民商事诉讼。

发挥专业特长 弘扬法制精神

    在企业设立和运行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由于企业及其员工因法律意识淡薄、行为不规范等,可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收益下降,甚至会引发企业民事诉讼、行政或刑事处罚、商誉受损等风险。可以说,法律风险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事前不加防范,事后手忙脚乱,实践中有太多类似的案例和教训。

    本次专访中,我们就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些常见和关心的法律问题,请刘莎律师给予我们启示和解答,她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及法律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能够为企业及经营者提供法律参考。

    企业为什么要重视法律风险?全国工商联曾出过一份研究报告: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将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将在10年内消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美国企业平均寿命为40年。有专家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短命”的原因在于其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因为我国企业对于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缺乏正确认识,企业自我保护能力、抗风险能力过低。而在欧美国家,法律风险管理起步早,发展成熟,融入企业每一步活动之中。所以,重视企业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是每一个企业在成长为“著名企业”“百年品牌”路上的第一步。

    企业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实在是太多,企业从发起设立、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再到企业纠纷处理、危机应对,破产清算等,全过程都伴随着法律风险。比如,在设立企业时,很多企业家搞不清合伙企业、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在经营过程中公司财产跟个人财产也是混为一体,从而导致公司债务被追索到个人乃至家庭财产;在市场交易中,有些企业家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靠的是熟人之间口头的“君子协定”而非“一纸合同”,即算有签订合同,因为没有法律人士把关,签订的合同也是漏洞百出、对己方各种不利,在发生争议时才发现“有苦难言、后悔莫及”,这种我们在打官司的时候见得太多;还有就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刑事风险,这一点可以说是致命性的。比如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些企业家因为不熟悉相关金融政策或者说打擦边球乃至故意违反法律,则会踩踏刑法的‘红线’,涉嫌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在对外交往中,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有利交易机会,在招投标、销售、验收等过程中进行商业贿赂而被追究责任。还有像逃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挪用资金罪等也是企业家很容易触犯的罪名,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助力企业发展护航

    企业法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企业经营者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无视就能够阻挡和否定法律风险的存在。刘莎律师认为,解决法律风险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建立一套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这套体系里有两样东西不能少,一是企业家的法律风险意识不能少;一是法律顾问的职能不能少。

    首先企业家必须得有法律风险意识。在企业家的字典里,法律应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警示标志,是一个企业经营的红线,一定要多学多用,提高法律意识,这是为企业以及企业家自身在经营中保驾护航的关键。企业法律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企业家不去重视它,防范它。如果任其滋生、发展,爆发法律危机,那时恐怕是华佗在世也难治“膏肓”之疾。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就应当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防患未然,只有把问题提在前面,才能把风险挡在后面。

    其次要设立或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机构。履行法律顾问职能的可以是由内部专职人员组成的法务部门,也可以外聘律师做常年法律顾问,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机构如何设置,刘律师认为,规模大、法律业务多的企业应当设法务部门,规模小的请一至两名律师当法律顾问就够了。但不论如何,这个机构和人员必须设立,法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企业只有设立了这个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相当于就是给企业安装了一道“防火墙”或报警系统,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防控。如果缺少这个必备机构,就好比电脑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手机没有安装安全卫士,无异于把风险暴露在外面,随时都有被他人“攻破”或“侵害”的风险。

真实案例分享 彰显防范必要

    在本次采访中,刘律师表示,做律师工作,最重要的是获得当事人的认可,金杯银杯不如当事人的口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律师,处理了这么多案件,我们也请刘律师分享了她之前办过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A公司某项目施工完成后出现了大量的民工班组讨薪的情况, 为处理项目民工班组讨薪善后事宜,A公司聘请我们律所介入。我们介入后通过对民工班组的施工内容与计时工进行统计和核查,发现部分民工班组的计时工存在问题,比如某民工班组只有20人,却多次存在一天30几个计时工的情况,并且还有其他包工的施工任务单。鉴于大量存在该种情况,我们向A公司提议组织专业的预结算人员对所有民工班组的施工范围与工程量进行了核算,结果发现该项目存在大量的虚假劳务费。随后我们协助A公司收集了相关证据资料,报送劳动执法大队和公安部门,最后重新与民工班组进行了对审,核减了大量的虚假劳务费,为A公司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分享,笔者认为,在律师生涯中,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作为一名律师除了要有足够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在复杂的案件中抽丝剥茧,找出破绽和解决思路。当然,以上案例也让我们看到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要加强事先预防和事中控制,这样才是最节约成本和有效的,真正到了事后才进行补救,企业所负担的成本和所承受的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

    托克维尔说:“任何商业的、非商业的风险都将戴着法律的面具出现,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企业权利的灭失或义务的增加”。而“任何激烈的政治、经济冲突,最终都可转化为法律问题,并随着时间与程序的推进而不断降温,最终得以平稳解决”。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法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股东利益实现的源泉。当今,在一个法治更加健全的社会里,我国企业和企业家对法律风控意识还有待提高,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解决问题,要做到治病于未发。而律师正是企业法律防控体系的搭建者,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保驾护航的探路者。像刘律师这样专业的人士,相信她的法律服务专业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催发促进作用,为本地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秦俊彬)

责任编辑:齐宁

 

主办单位:湖南融合经济促进中心   协办单位:湖南省兴湘产业经济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25 政商参考网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6011591号-1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