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死拼命也要带领兄弟姐妹们搞碗饭呷!”9月18日,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一行,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冷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代富毫不含糊地道出了他的心里话。
(图为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代富)
冷钢原名冷水江钢铁总厂,始建于1958年。1999年,冷钢已连续5年亏损,总负债7亿多元,负债率高达124%,当年亏损达1.03亿元,累计欠发职工6.4个月的工资,处于半停产状态,1000多名职工下岗,被原国家经贸委列入了破产名单。陈代富接手时,冷钢是名符其实的“三无企业”——“账上无资金、料场无原材料、仓库无产品”。
“我来就是为大家搞口饭呷,我来就要让高炉冒烟,我来就要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大会上,陈代富郑重承诺。
(图为冷钢办公室)
他身先士卒,带领干部职工自筹资金搞发展。
2000年,冷钢几项主要经济指标22次刷新历史纪录,比上年减亏8600万元。
2002年,大胆推进企业改制,吸纳职工的剩余资金和外来资金,组建混合制经济实体,民有公用、民有共享、共同富裕。
2003年到2008年五年时间,年生产力由30万吨达到300万吨。
2008年,成立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行员工全员持股,员工既可以收获工薪又可以根据股本年年分红;瞄准主业前后两端,以服务为宗旨,发展机电、物流等产业,在新三板挂牌;成立上海宝合实业公司,引进现代化紧固件生产线,延伸钢铁产业链;成立重庆华南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做大、做强钢材贸易领域;成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担保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
(图为生产现场)
从此,冷钢形成了炼铁、炼钢、热轧等一整套及配套现代化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链条,到2020年,公司紧固件产销量双双突破20万吨,产值达13亿多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生产规模和最大8.8级高强度紧固件制造商之一。实现销售收入606亿元,上缴税金6.5亿元,实现利润4.5亿元,员工人均年工资和股份分红超过10万元。资本保值增值率列全省第一,系湖南省八大利税大户之一、“湖南省十强企业”。
至今,冷钢已连续14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2年累计纳税近90亿元,成就了冷钢“不冷”的传奇。
“我们冷钢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产品优势,更没有地域优势。我们冷钢凭什么生存,我们冷钢靠什么发展,我认为凭的是我们冷钢人可亲可敬的辛勤劳动,凭的是冷钢人吃苦耐劳,为企业拼命的那种精神。我们冷钢人就像农民一样,如果不努力劳动,就会没有收成,没有收成就会饿死,就会生存不下去。我们冷钢人就是城市中的一群农民。”陈代富很形象地向记者们解释着冷钢的发展道路。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战略蓝图。该司牢记嘱托、积极践行“三高四新”战略。
“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灵魂。”陈代富告诉记者,钢铁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创新难度大,但是不走创新发展道路,依旧会被淘汰。
该司坚持稳中求进,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板材、线材新产品开发,改造后生产线产量提高到15万吨/年,成材率指标稳定在97.5%以上,切分轧制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严格“污水不外排、粉尘不外冒、噪声不外传”的环保要求,开展转炉煤气点火放散塔点火装置改造、高炉循环冷却技术创新、轧线直流传动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和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化改造,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为补足紧固件产业的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性能紧固件产品的替代进口,该司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铁道科学院、宝钢研究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突破了6项关键技术,成功申报专利20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项。
“我们对自己的企业充满行业自信、观念自信、机制体制自信、市场体系自信。将不负总书记的嘱托,进一步加大生产力度,加强科技研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钢铁力量。”对于未来,陈代富胸有成竹。
(文/图 刘洗涌 席灵芝 唐初旭)
〖责编: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