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指出:低空经济应:“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明确低空经济发展三大铁律:
🔥 先载货→后载人
真相:货物运输可试错,人命关天零容错!
案例:顺丰在天津临港试运行“跨海钻井平台物流线”,3个月零伤亡,积累百万条避障数据后才敢载人。
🔥 先隔离→后融合
生死线:划设专用空域=给飞机戴“电子镣铐”!
数据:深圳试点隔离空域后事故率下降92%,而冒进融合空域事故激增68%。
🔥 先远郊→后城区
底层逻辑:远郊电磁干扰少、人口密度低,坠机砸中草皮比砸中加油站强百倍!
血训:江苏某公司城区测试固定翼无人机,失控撞楼起火致1人重伤。
发改委提出的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即 “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 十八字真诀,高度强调了安全与循序渐进,为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划定了清晰发展路径,为低空经济各主机厂、供应链、消费运营等商业端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必将主导未来低空经济三十年发展。
对于绝大数投资者来说,低空经济的投资机遇不在主机厂,而在产业链或供应链,特别是与低空飞行器相关的零部件、系统件、测试验证等。对于产业链或供应链上的企业来说,低空经济 “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 的发展战略,对低空飞行器供应链企业在市场需求、技术研发、产能布局等方面均会产生影响,“先载货、后载人” 使得低空物流领域会率先发展,载货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将迅速增长。这会带动相关零部件供应商订单量上升,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动力系统供应商,以及机身结构件、吊装套件等供应商等。如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可能会接到更多为载货无人机配套电池的订单。但需要注意的是,载货零部件需要的是更具低成本的产品,而不太注重“颜值”、“卖点”,这就要求供应链/产业链企业在性价比上多加关注。2)远郊及隔离空域相关设备需求优先释放。 “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 决定了初期低空飞行器主要在远郊隔离空域运行,这会促使对适应远郊环境的相关设备需求增加,如具备抗干扰能力的通信设备、适合远郊起降条件的起落架等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发展机遇。3)技术研发层面,载货飞行器技术优化压力增大。为满足载货需求,供应链企业需配合整机制造商优化飞行器技术。如电池企业要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以增加续航里程,同时降低成本和重量。电机企业需提升电机功率和效率,以满足载货飞行器载重要求……4)适应特殊环境技术研发。针对远郊和隔离空域,相关企业要研发适应较差通信条件、复杂气象条件的技术和零部件。如,传感器企业需开发更精准、抗干扰的环境传感器,帮助飞行器在远郊准确感知周边环境,以确保在通讯导航信号丢失情况下,仍能保障飞行器安全降落。5)产能布局层面,初期向远郊及物流枢纽周边倾斜。考虑到 “先远郊后城区”,供应链企业可能会将部分产能布局在远郊地区或物流枢纽附近,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货效率。如一些小型零部件加工厂可能会在物流园区附近设立工厂,为低空物流企业提供及时的零部件供应。6)长期需兼顾城区产能规划。随着低空经济向城区发展,企业需提前规划在城区周边或交通便利地区的产能,以应对未来城区市场需求。这可能涉及新建工厂、扩建现有设施或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7)供应链协同层面: 短期聚焦载货飞行器供应链协同,长期需适应多场景多元化协同。在前期,供应链企业间需围绕载货飞行器加强协同,确保零部件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如原材料供应商要与零部件制造商密切配合,保障原材料供应符合生产要求,零部件制造商要与整机制造商做好对接,按时交付合格产品。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未来将面临载人、城区运营等多种场景,供应链企业需适应更复杂的协同需求。不同类型飞行器对零部件要求不同,供应链企业要具备为多种产品提供配套的能力,且要与整机制造商、运营企业等共同参与适航认证等工作,确保产品符合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标准。
文章来源:eVTOL博士